什么是谷氨酰胺?会致癌吗?
- - 阅 299最近后台有粉丝留言:“听说谷氨酰胺会喂大癌细胞,吓得我赶紧把补剂扔了,这是真的吗?”
今天就用最通俗的语言,把这个“氨基酸界的多面手”彻底讲清楚。
看完你会明白:科学补充不仅不会致癌,反而能帮身体大忙!
什么是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是一种在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非必需氨基酸,它能在组织间转运氨基氮,维护酸碱平衡。能合成谷胱甘肽,维持细胞抗氧化能力。
吃进去的谷氨酰胺会优先被两类细胞吸收:
①肠道上皮细胞:修复肠黏膜屏障,相当于先把城墙修好。
②免疫细胞:增强免疫力,相当于给身体派“护卫队”。
图源:family.abbott
平时人体可以自己合成足够的量,只有在手术后伤口愈合、高强度运动后肌肉修复、手术或放化疗等状态下,身体才需要外源补充。
补谷氨酰胺就是“喂癌”?
这是误区。
如果把谷氨酰胺当成“燃料”,癌细胞和免疫细胞就像同赛道上的赛车。
肿瘤微环境内,燃料短缺时,跑得快(癌细胞)的赛车更容易赢,但这并不代表在家里多加几桶燃料(口服补剂)就会帮倒忙——多数补给会先被健康细胞、免疫细胞“消化”掉,谈不上助长癌细胞。
癌细胞可以从血液(加油站)里“吸”谷氨酰胺,但同时自带“谷氨酰胺合成酶”(家里油罐),即使血液里谷氨酰胺少,也能自己做,所以“断粮”对它没什么影响。
所以,最佳策略不是逼病人“断粮”,而是用药物精准打断肿瘤的谷氨酰胺加工通道(医生用“靶向螺丝刀”(GLS抑制剂)去专门卡住谷氨酰胺酶)。
谷氨酰胺(Gln)通过SLC1A5被细胞吸收,并在GLS的作用下转化为谷氨酸。谷氨酸转化为α-KG,用于ATP、核酸、氨基酸和脂质的生物合成。同时,谷氨酸与半胱氨酸、甘氨酸合成谷胱甘肽(GSH),调节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DON和JHU395等药物可以通过靶向谷氨酰胺转运蛋白来抑制谷氨酰胺的跨膜转运。此外,CB839可以通过抑制GLS酶来破坏谷氨酰胺的代谢。
这样,肿瘤工厂没法加工谷氨酰胺,同时正常细胞也能靠别的途径活下去。
适量补充谷氨酰胺能抗肿瘤
临床和动物研究发现,适量口服谷氨酰胺更多地被正常细胞(尤其是小肠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优先利用。
补充谷氨酰胺还能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和降低放疗黏膜炎程度,对肿瘤治疗没有负面影响,甚至间接发挥抗肿瘤作用。
比如这项研究发现,口服谷氨酰胺(GLN)可显著提高癌细胞凋亡水平,包括帮助谷氨酰胺储存和谷胱甘肽生成、增强NK细胞活性(食用GLN的组大鼠的NK活性提高了2.5倍),以及抑制癌症生长(补充GLN的组肿瘤生长减少了约40%)。①
谷氨酰胺可以调节细胞外基质密度和胶原蛋白表达,进一步预防放射治疗引起的膀胱壁损伤。②
它还可以降低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癌患者亚组中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在放疗和化疗期间保护食管癌患者的淋巴细胞,并降低肠道通透性;还可以缩小肝内胆管癌患者的肿瘤大小,减少癌症相关的恶病质。
此外,它还可以改善结肠直肠癌患者术后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而补充L-脯氨酰-L-谷氨酰胺二肽可以提高结肠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总生存期。
对于黑色素瘤,有代谢组学分析发现,膳食谷氨酰胺补充可增加肿瘤细胞内α-KG的浓度,降低H3K4me3的甲基化(可抑制表观遗传激活的致癌途径,从而抑制肿瘤生长。③
补充谷氨酰胺可提高肿瘤微环境中的谷氨酰胺水平,降低 Treg 中 Ctla4 和 Nrp1 等免疫抑制基因的表达,抑制 Treg 分化,从而增强肿瘤免疫反应。④
不过,不同类型的癌症对谷氨酰胺的“依赖程度”不同,不能一刀切。
不给它吃,肿瘤可能就饿死了(身体多处器官也罢工了)。但有时候,适量给点,癌细胞就可能会自乱阵脚,会放松警惕,才有机会反杀。
最重要的是,不要过量补充,这也是为什么有的癌症医生会建议控制蛋白质摄入的原因。
谷氨酰胺与“肠漏”修复
谷氨酰胺是肠道细胞和结肠细胞的首选燃料,缺乏谷氨酰胺会导致绒毛萎缩、粘膜屏障功能下降、通透性增加。补充可显著改善,修复“肠漏”状态。⑤
图源:nartexlabs
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和内毒血症与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发病机制有关。
比如这项研究让轻度至中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每日摄入 30 克富含谷氨酰胺的蛋白质——发芽大麦食品 (GBF) ,4周后,该治疗显著降低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和内镜评分。⑥
比如,这项研究将20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Gln组(口服谷氨酰胺,30 g/d,共7 d,n =10)和安慰剂组(口服安慰剂,30 g/d,共7 d,n =10)。
结果显示,手术前或手术后立即服用谷氨酰胺可以降低肠道通透性,维护肠道屏障,减轻术后早期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⑦
比如,这项研究在 50 只大鼠中诱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腺炎诱发 6 小时后,将动物随机分为2组:标准全肠外营养 (TPN) 组或 TPN + 谷氨酰胺(GLN)组(0.5 g/kg/天)。⑧
没有谷氨酰胺的胰腺感染患病率为 86%,而接受谷氨酰胺治疗的动物的胰腺感染患病率只有33%。
谷氨酰胺通过减少细菌易位来促进肠道屏障功能的恢复,不仅可以降低结肠的通透性,还可以减少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胰腺感染。
该研究首次证明,稳定肠道屏障可降低急性胰腺炎中胰腺感染的患病率,且谷氨酰胺可能有助于预防临床胰腺炎中的脓毒症并发症。
桥本患者用谷氨酰胺?
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影响甲状腺,导致疲劳、体重增加、脑雾、肠道通透性增加和关节疼痛等症状。
L-谷氨酰胺已被证实可以通过修复肠道屏障,降低炎症水平,来帮助控制桥本甲状腺炎的症状。⑨
图源:tenor
虽然目前还没有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但很多营养和甲状腺专家已在临床建议中将其作为辅助措施,常见推荐剂量为每日 5–10g,分次服用。
用于“肠漏”修复的剂量(5–20 g/日)与临床研究中评估的安全范围一致。
reddit有一位桥本患者的真实反馈,她在功能医学医生指导下,未使用过任何甲状腺药物。
进行无麸质、无乳制品和无酒精饮食,加上摄入 L-谷氨酰胺并搭配肠漏修复策略(维生素D3、谷胱甘肽、NAC、白藜芦醇、甲基化B维生素、Omega 3)后,她的桥本抗体全面恢复至正常范围。⑩
如果同时存在肿瘤或甲状腺自身免疫疾病,应在主治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评估是否补充并定期监测疗效和安全性。
“少吃谷氨酰胺”管用吗?
不管用。饮食限制效果微乎其微。
→体内自给占主导
人体(尤其是肌肉和肝脏)能通过谷氨酰胺合成酶(GS)持续生产并释放谷氨酰胺到血液中,远多于饮食摄入的量。
图源:tenor
→身体会“保命优先”
即使严格限制饮食中的蛋白质或谷氨酰胺,身体会分解肌肉蛋白、肝脏葡萄糖异生等途径,来维持血液氨基酸水平稳定,对肿瘤影响不大,却严重损害自身健康。
在小鼠身上,如果彻底停蛋白+谷氨酰胺,确实能抑制某些肿瘤,但小鼠会饿到半死,身体多处器官也罢工了,无法在临床长期应用。
关键的瘦龙说
总结一下,现有研究和临床数据都没有“谷氨酰胺补剂会致癌”的可靠证据,其安全性良好。
健康人日常通过蛋白质(肉类、蛋类、乳制品、豆类等)就可以获得充足供应,无需额外补充。
如果你属于极限耐力训练的高强度运动员(用于辅助缓解肌肉损伤和肠道应激);重大手术、严重创伤后的恢复期;正在接受放化疗,出现严重黏膜炎(如口腔溃疡、食管炎、肠炎)。
或者伴有“肠漏”问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部分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常用剂量5-10克/天),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适量补充。
但如果体内已经有癌细胞存在或是高风险人群,过量摄入谷氨酰胺,比如通过:
高剂量补剂(健身用的蛋白粉)、极端高蛋白饮食,可能会不小心给肿瘤“加油打气”,反而加速它的生长。所以谷氨酰胺补剂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公众号回复谷氨酰胺,获取更多的科普文章。
=====进群、领取食谱,联系瘦龙=====上百款瘦龙优选的高性价比健康补剂和低碳美食产品任你挑选哦,大家一定要关注哦
长按图片扫码关注哦
瘦龙每天都在公众号(瘦龙健康)这里发布文章,大家一定要关注哦。关注公众号后,请回复食谱二字,获取食谱。如果你想进群,可以扫描下面的码哦
原文地址:http://www.chinalowcarb.com/glutamine-2/关注微信公众号:『瘦龙健康』,及时获取最新低碳生酮相关的文章,公众号回复减肥,糖尿病,获取相关科普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