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轻断食?轻断食有哪些好处?
- - 阅 91你有没有试过轻断食减肥?
天气越热,减肥的话题也越活跃。“迈开腿”,对于现代两点一线的人们来说,有点难。于是想要减肥的人,开始致力于“管住嘴”。
但具体是每一顿都少吃(限量限制),还是控制进食的时间来管住嘴(轻断食),大家似乎有不一样的看法。
最近,在一项研究中,一种轻断食的方法“杀出重围”,在减脂、改善代谢、可坚持性中都显示出强大的潜力!也许让你成功减肥的“终极方法”,就是它了……
【4:3轻断食】全面胜出
最近,一项研究正面比较了4:3轻断食和每日热量限制(DCR)对减重的效果。 ①
研究一共招募了200名超重或者肥胖的成年人(BMI≥25),在饮食上分为两组:
4:3轻断食组(IMF):每周选3天严格节食(只吃平时热量的20%,约500-600大卡),其余4天正常吃。
传统热量限制组(DCR):每天少吃25%热量(比如平时吃2000大卡,现在吃1500大卡)。
而且,为了避免不公平的对比,两组在每周总热量的减少上,大致相同。研究的时长为12个月,避免了短期水分流失的干扰。
→ 4:3轻断食优于传统节食
12个月后,4:3轻断食组在很多方面都赢了。
在减重效果方面,4:3轻断食组平均减重7.7KG,传统热量限制组则为4.8KG;4:3轻断食组体脂下降更明显,腰围缩小的尺寸也更小;
在代谢改善方面,4:3轻断食组,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下降更多,总胆固醇、LDL-C“坏胆固醇”、甘油三酯降低,收缩压降低更明显。但传统热量限制组在高密度脂蛋白方面略胜一筹;
在心理与行为变化方面,4:3轻断食组暴食倾向更低,中途放弃率更低。
总的来说,4:3轻断食组减掉了更多的脂肪,代谢方面改善更好,也更容易坚持下去。
→ 16:8限时进食与传统节食
还有一项研究对比了另一项热门轻断食方法:16:8,和传统热量限制的效果。②
16:8限时进食,每天将进食时间限制在8小时内,其余16小时禁食。
结果发现,16:8和传统热量限制组,在减少的体重、代谢的改善上,效果差异不大。
间接地说明,4:3轻断食,是优于16:8的轻断食方式的。
→ 为什么4:3效果最好?
4:3轻断食的效果更好,可能有下面几种原因:
4:3不需要计算每一顿饭的热量,容易坚持;16:8不强制控制热量,很多人8小时内照样吃超量,
而4:3有明确的“极低热量日”,制造更大能量缺口。
4:3可能激活“自噬”机制(细胞自我清理),带来额外代谢好处。
想要减重,4:3轻断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如何科学轻断食
如果你想通过轻断食来减肥,可以参考一下下面的建议:
每周选3个非连续日(如周一、三、五)极低热量(500-600大卡)。其余4天正常吃,但别暴饮暴食。
适合人群:能接受短期严格限制,追求高效减脂的人。
→ 如果你想温和调整:选16:8限时进食
每天进食窗口8小时(如9:00-17:00或12:00-20:00)。此外,要注意别在8小时内狂吃,否则无效!
适合人群:不喜欢算热量,希望调整饮食节奏的人。
→ 轻断食怎么吃
进食期间,为了保证足够的营养,一定要多吃营养密度高的食物。
害怕断食过后忍不住暴饮暴食的,可以考虑在进食日多吃一些缓解暴食的营养。
→ 什么人不适合轻断食
虽然轻断食能带来很多好处,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轻断食的!
太瘦(BMI≤18.5),本身营养不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未成年人,孕期、哺乳期,大病初愈的人群,是不建议选择轻断食的。
而有痛风病史的人;服用不能空腹服用的药物,如阿司匹林、二甲双胍和铁、镁补充剂;糖尿病、胃食管反流病等人,尝试轻断食最好有医生的指导。
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进我们的轻断食打卡群,有营养师在里面指导,和小伙伴一起,也能更好地坚持。
关键瘦龙说
节食,就是少吃,但是每天都吃,就像一些明星的减肥法,每天只吃水煮菜,鸡胸肉。
断食,是一段时间不吃,一段时间正常吃,16:8,5:2,4:3,都是轻断食的方法。
禁食,则是完全不吃,或只喝水,极低热量。
目前来看,想要“管住嘴”,轻断食是相对好一些的选择,不需要每一顿饭计算热量,还能开启细胞自噬,比较容易坚持,减脂效果也比较好。
当然,不用太过计算热量,也不意味着胡吃海喝!最好还是要坚持低碳控糖。
想要有效果,就不可能“躺赢”,越自律越自由,越自律也就越健康,越健康也就能享受除了口腹之欲以外其他的美好,加油。
=====进群、领取食谱,联系瘦龙=====上百款瘦龙优选的高性价比健康补剂和低碳美食产品任你挑选哦,大家一定要关注哦
长按图片扫码关注哦
瘦龙每天都在公众号(瘦龙健康)这里发布文章,大家一定要关注哦。关注公众号后,请回复食谱二字,获取食谱。如果你想进群,可以扫描下面的码哦
原文地址:http://www.chinalowcarb.com/43-intermittent-fasting-on-weight-loss/关注微信公众号:『瘦龙健康』,及时获取最新低碳生酮相关的文章,公众号回复减肥,糖尿病,获取相关科普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