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蛀牙、成人缺牙?如何保护我们的牙齿?
- - 阅 27现在的孩子,每天刷牙,但是没有几个牙齿是好的。
为什么古人比我们牙齿还要好呢,我们之前写过很多文章,主要和饮食方式有关系。
现代饮食太多精加工食品,我们吃的糖和碳水太多,引发蛀牙,肉也是烂的,人类慢慢失去了咀嚼和撕咬的能力。
我们的自来水含氟,也可能让牙齿变黄。
更可怕的是,人老了,牙会退化得更快,很多老人都没几颗好牙了。
图源:soogif
齿掉了,不只是不美观,还会影响咀嚼和进食,甚至可能会影响肠道菌群、整体的代谢情况,加速你的衰老。
一半的成年人,缺牙
牙齿的问题,在我国是比较严峻的。
→老年人缺牙情况不乐观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联合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2023年发布的一项研究,采用了2015年第4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的数据。①
发现我国成年人的缺牙率为56.9%,人均缺牙数3.28颗。
调查了35~44岁、55~64岁、65~74岁年龄组的数据
成年人牙齿缺失的状况非常严峻,尤其是在受教育程度低,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差的老年群体中。
→牙齿越少,越衰弱
2020年的这项研究发现,牙齿数量的减少不仅影响咀嚼功能,进而影响营养摄入②。还与肌肉力量的下降、身体活动能力减弱等虚弱症状密切相关。
这项研究基于“西南中国健康与衰老趋势研究”,涵盖了4037名,来自社区的老年参与者。
发现在60岁以上的社区居民中,拥有20颗及以上牙齿的老年人仅占55%。
衰弱状态是一种综合性的症状,研究中,用衰弱(frailty)状态的相关量表衡量:
包括体重减轻、行动迟缓、肌力减弱、疲劳感和低体力活动这样5个维度。
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牙齿数量跟衰弱状态强相关,牙齿数量超过20颗的,健康风险最低,无论是否佩戴假牙。
→ 配搭假牙情况略好
其次,牙齿数量≤20颗的个体,佩戴假牙的健康风险,相比于不佩戴,风险是更低的。
总结一下,健康状况:牙齿超过20颗>牙齿少于20颗,佩戴假牙>牙少,不带假牙。
牙齿缺失,造成的影响
天然牙齿的缺损,会从多个方面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影响咀嚼功能
牙齿缺失后,口腔内的牙齿数量减少,咀嚼面积和咀嚼力度会随之降低。
这意味着食物无法被充分研磨和切割,导致咀嚼效率明显下降。
牙齿缺失可能导致咀嚼力分布不均,更可能形成偏侧咀嚼的习惯,使健全牙齿承受更大的咀嚼压力。
长期下来,可能导致牙齿磨损、松动等问题。
长期的咀嚼肌肉疲劳,还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表现为关节疼痛、弹响、张口受限等症状。
→影响胃肠道功能
由于牙齿缺损,食物无法充分咀嚼,较大块的食物进入胃肠道,会增加胃肠道的消化负担。
咀嚼功能与肠道菌群也存在密切关系,充分咀嚼的食物能够为肠道有益菌提供适宜的发酵底物。
图片来自https://www.nm.org/
一项2025年2月发表的研究,在拔除小鼠的磨牙后,其口腔微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同时肠道微生物环境也发生了变化。③
这种菌群失衡可能进一步影响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吸收。
→邻牙倾斜移位
牙齿缺失后,相邻的牙齿会因为失去支撑而逐渐向缺牙的空隙倾斜;
牙齿移位之后,牙齿间会出现缝隙,更容易塞牙、增加龋齿、牙周病的风险。
图片来自https://www.researchgate.net/
同时,对颌牙,也会因为没有咬合对抗而逐渐伸长,这会导致咬合关系紊乱,进一步降低咀嚼功能。
图片来自https://www.dentalimplantsusa.com/
→牙槽骨萎缩
牙齿的根部通过咀嚼刺激,维持牙槽骨的健康和厚度。
一旦牙齿缺失过久,牙槽骨缺失了这种刺激,就会慢慢萎缩、变矮。
图片来自https://oxfordstreetdental.com.au/
缺牙的时间越久,牙槽骨萎缩就会越严重,不仅会让面部看起来塌陷、显老,还会给后续的牙齿修复增加难度。
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
除了特殊情况,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是牙周病和龋齿。
→牙周病
牙周病是成年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增长、不良的生活习惯、慢性疾病等原因。
牙菌斑和牙结石容易堆积,引发牙龈炎,进一步发展为牙周炎,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脱落。
→龋齿
当牙菌斑中的细菌侵蚀牙釉质时,会导致龋齿。
如果不及时治疗,龋齿也会导致牙齿的缺损,甚至需要拔除。
怎么做,保护我们的牙齿?
在生活中,如何尽量保护好我们的牙齿的,记得做好日常清洁+细节管理哦~
→牙刷
最日常的保护牙齿的动作,就是刷牙了。
除了普通的牙刷,现在也有不少的电动牙刷可以选择,清洁的效率更高,而且一般能控制时间。
刷牙要刷够时间,至少2分钟;刷牙的时候,一定要专注,尽量每颗牙齿的牙面和缝隙都照顾到。
图片来自https://www.premierdentistryofeagle.com/
尤其是这些牙间缝隙,是牙结石、牙菌斑最容易生长的地方。
→牙线
牙刷刷不到的地方,就要用到牙线了。
牙线,通过物理摩擦的方式,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清洁牙缝中的牙菌斑和残渣,预防口腔问题。
→漱口
每次吃完食物,都漱口,这是最理想的。
图片来自https://www.drshrehapathakent.com/
这样可以帮助减少口腔内的细菌和食物残渣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减少细菌滋生的可能性,保持口腔清洁。
→冲牙器
冲牙器,它能有效地冲出牙缝中的食物残渣,这也是牙刷很难深入的地方。
图片来自https://pretoriasmile.com/
冲牙器在最开始使用的时候,可以从最小档开始,慢慢调整,逐渐适应。
→定期洗牙
有定期洗牙的习惯也特别好,牙医用专门超声洁牙机,机头每秒钟振动3万次左右,能够把牙结石震碎,同时冲走残渣。
图片来自https://westwinddental.ca/
牙结石和牙菌斑是口臭的主要来源,通过洗牙,可以清除这些细菌滋生的温床,从而改善口气。
一般人建议每6个月到1年进行一次洗牙,以保持健康。
怎么吃,保持健康的口腔环境?
→充足的维生素
2024年的一项研究,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对于口腔的健康,都很重要。④
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主要影响口腔的硬组织,比如牙齿;
例如,维生素A可促进上皮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维持口腔粘膜的完整性,在牙釉质的形成过程中,维生素A也发挥重要作用。
图片来自https://www.trysnow.com/
维生素D有助于身体吸收钙和磷,维持牙齿和骨骼的健康,对于牙齿的矿化过程至关重要,缺乏可能导致牙釉质发育不全和龋齿风险增加。⑤
维生素D还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降低牙龈炎和牙周炎风险。
而水溶性维生素,主要对口腔内的软组织,比如牙龈、口腔黏膜产生负面影响。
维生素C的缺乏,可能导致坏血病,表现为牙龈肿胀、出血,甚至牙齿松动;而且维生素C对于胶原蛋白的合成至关重要,缺乏会影响口腔组织的修复和完整。
图片来自https://cbsupplements.com/
→摄入足够的矿物质
接上,矿物质对于口腔来说非常重要,钙、磷、氟化物、镁、铁等矿物质不仅能够强化牙釉质,促进再矿化,还能减少龋齿和牙龈疾病的风险。
→不要吃大量高植酸食物
植酸(Phytic Acid)会与食物中的矿物质结合,形成难以被人体吸收的化合物,从而影响矿物质的吸收。
植酸主要存在于谷物、坚果、种子和豆类中,植酸会与钙、镁、锌等矿物质结合,形成植酸盐(Phytate)。
图片来自https://www.doctorkiltz.com/
植酸盐会影响牙齿的再矿化过程,从而使牙齿更容易受到酸性物质的侵蚀,从而增加龋齿的发生率。⑥
→减少糖和精致淀粉的摄入
糖和精致淀粉是口腔细菌的“主要食物”,细菌会分解它们,产生酸性物质。
图片来自https://astonrx.com/
这些酸性物质会使牙釉质中的矿物质溶解,导致脱矿,从而形成龋齿。
细菌的大量滋生和繁殖,也会导致牙龈炎症,引起口腔疾病。
关键的瘦龙说
一口好牙齿,就是一个好门面。
保持一口好牙,需要长久的耐心和坚持,需要关注细节,这些也是一个人非常珍稀的品质。
平时饮食,少吃伤牙的食物。
祝愿大家全方位地健康,自信大方地露齿笑吧~

原文地址:http://www.chinalowcarb.com/natural-teeth-are-important/关注微信公众号:『瘦龙健康』,及时获取最新低碳生酮相关的文章,公众号回复减肥,糖尿病,获取相关科普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