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水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吗?

- - 阅 29

最近,又有低碳黑子来了,低碳摇摆用户的“天塌了”。

图源:soogif

一项针对低碳饮食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风险的研究被媒体广泛传播,“低碳饮食反而会提高糖尿病风险”这一结论被拎出来大书特书。

甚至一些网红教练和社交媒体,一看到“低碳=升高糖尿病风险”的结论,就急于把“低碳饮食”打上“危险”“不可取”“一刀切反健康”的标签。

但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这项研究的真实结论和局限是什么?我们到底要怎么吃?

低碳水与糖尿病风险的研究

这是一项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展的跨越30年20万人的,关于低碳饮食与糖尿病的研究。

先不要被庞大的研究对象和超长时间吓到,因为一些研究方式在这样的庞大背景下,反而更容易出现偏差,这个我们后面会具体讲。

这个研究,整体上分为3个板块:

1、只看碳水比例的总体低碳水饮食;

2、动物性低碳饮食vs植物性低碳饮食;

3、健康低碳饮食vs不健康低碳饮食。

下面,我们也按照这三个板块来具体探讨这个研究。

研究中的人都是“假低碳”

研究中的第一部分,不区分碳水来源的总低碳水饮食,也就是得出“长期坚持普通低碳饮食,患糖尿病风险增加31%”的“吓人”结论的部分。

这也是很多“无脑黑”低碳饮食的拿出重要结论的部分。

仔细看这个部分其实有很多问题:

→ 研究中的假低碳人,碳水比例40%

你思考一下,这个研究是30年的数据,30年前,有人低碳饮食吗?那些主食吃得少的假低碳人,是什么人呢。

可能是刚好是其他不健康加工食物吃得多,主食稍微吃得少一点的人。

研究中,是通过对自己饮食评分的方式来确定饮食结构的。评分标准中,最严格的低碳饮食(Q5),平均碳水占总能量的比例是40%左右

碳水化合物能量占比40%,这是什么低碳?

事实上,在很多干预研究中,低碳标准通常是20%左右,生酮饮食的碳水占比会更低。

所以说,用这个样本人群,来代替低碳饮食,从一开始,就有问题,别有用心啊。

→ 调查问卷结果有偏差

这个大型队列研究,采用的是食物频率问卷评估饮食的方法,每2-4年评估一次,也就是通过问卷调查,让被研究人员回忆自己的饮食结构,来打分评价。

这样的方法有两个问题,一是长期维持情况不明确,同时生活方式、体重、睡眠、运动等因素存在混杂影响。

二是容易低估自己的碳水摄入量,因为有很多隐形碳水,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是需要增加到碳水总量里的。

这也导致,研究中所谓的低碳人群,摄入的碳水可能会更高,在这样的基础下得出的结论,就更加有待商榷。

→ 碳水来源没有区别

碳水不止要看数量,质量其实更重要。

精制碳水(如白面包、含糖饮料),还是优质碳水(如蔬菜、全谷物、豆类),对于血糖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仅仅是用碳水占比相同,就规划为一类低碳水饮食,结论肯定是有问题的,不过这项研究其实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才有了后续关于饮食营养质量的对比的研究。

看到这里就得出低碳水=糖尿病风险上升,其实也是完全曲解了这个研究的意思。

饮食替代:动物性饮食vs植物性饮食

研究进一步区分了食物的质量。

当碳水化合物减少后,空出的能量来源,分为动物性饮食和植物性饮食。简单说,就是一种少吃碳水,多吃植物脂肪和蛋白;另一种少吃碳水,多吃肉。

然后研究的结论是,动物性替代饮食增加了糖尿病风险(风险上升39%),但植物性替代饮食,反而降低了糖尿病风险(风险下降6%)。

这个研究设置和结论,也很有问题:

→ 高加工肉不能代表动物饮食

研究里,动物性饮食加入了【加工肉类】这个部分,把加工肉当成动物性蛋白的代表,是一个“大坑”。

在研究对象中,加工肉可能意味着“培根,香肠,热狗,炸鸡”,这种食物本身就和健康肉类不在一个维度。

图源:pixabay

加工肉经常添加各种防腐剂、风味调料、腌制剂,而且大部分商家为了节省成本,用工业种子油高温烹饪(烤、炸、熏)易产生 AGEs。

这些 AGEs 可在体内促发氧化应激、炎症,可能损伤胰腺或干扰胰岛素信号。

这种设计,可能夸大了动物性饮食的不利影响。

→ 植物蛋白、油问题多多

研究中说,替代的植物性饮食(植物蛋白、脂肪)为主的低碳,更安全,糖尿病风险降低(下降约9%)。

先说蛋白,动物蛋白其实是优于植物蛋白的,动物蛋白营养密度高,生物利用度更高,没有植酸等抗营养素,也没有凝集素等植物毒素。

很多植物油的问题就更多了,这个我们之前讲了很多以色列人只吃植物油,不吃猪油,心脏病高发,被法国人笑死了……

→ 变相支持低碳

在低碳饮食或者碳水替代中,用植物性饮食(豆类、坚果、蔬菜)代替精炼碳水,反而降低了糖尿病风险,这其实就是在支持低碳逻辑。

所以研究继续设计了健康低碳和不健康低碳的对比。

隐藏的真相:健康vs不健康低碳

在上面两组研究的前提下,研究人员进行了“最终”的分析:对比健康低碳和不健康低碳,对于糖尿病风险的影响。

研究认为:

健康低碳:碳水摄入减少+优质蛋白/脂肪替代+碳水质量佳(低GI、高纤维、全谷蔬菜)+尽量避免高度加工食品;糖尿病风险下降约16%。

不健康低碳:碳水摄入减少,但替代的是高加工、动物性脂肪/蛋白比例高、蔬菜/纤维不足、或者碳水替代成精炼蛋白/脂肪+少活动;糖尿病风险上升约44%。

同时研究指出,不健康的低碳饮食可能通过引起不利的体重波动,从而推高糖尿病风险。

所以这项超大型研究的最终结论是,低碳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是否是健康的低碳方式。

关键的瘦龙说

好了,上面分析了这么多,在这里做一下总结。

首先,很多人用来黑低碳的数据,“坚持低碳饮食,糖尿病风险增加31%”,这纯粹是这个大型研究的“引子”,为了引出对低碳水质量的后续研究。

这个部分的研究,没有区分碳水的质量,调查方式也是间隔很久的调查问卷形式,调查对象也不是真正低碳人群,且没有排除其他风险因素,可以认为没有参考意义。

然后,关于替代碳水饮食的部分,动物性饮食中加入了超加工肉类,这个本来就不能代表健康的动物性饮食,所以得出增加糖尿病风险的结论,存疑。

最后,研究最后的落脚点,在于提倡健康低碳,反对不健康低碳,其中提到的要远离精致碳水、糖、超加工肉,减肥,这些,其实就是我们低碳一直在提倡的理念。

所以说,这个大型研究,并不是在反低碳,反而应该是在提倡注重低碳的质量。

只不过其中对于动物蛋白vs植物蛋白,还有对于脂肪选择的部分,我觉得还有更多探讨的空间。

这也算是给我们提了个醒,低碳并不是只要压低碳水的占比就行了,更重要的是如何正确的低碳,“总热量摄入”和“营养均衡性”的重要性,这些都是需要持续、系统地学习的。

希望我们都能走在正确的低碳道路上。

如果您有健康管理需求,不知道怎么吃,可以找我们,最近瘦龙做了一个如何科学低碳,科学断食,和抗衰老的课程。↓↓↓

====进群、领取食谱,联系瘦龙=====上百款瘦龙优选的高性价比健康补剂和低碳美食产品任你挑选哦,大家一定要关注哦

长按图片扫码关注哦

瘦龙每天都在公众号(瘦龙健康)这里发布文章,大家一定要关注哦。关注公众号后,请回复食谱二字,获取食谱。

如果你想进群,可以扫描下面的码哦

 

0

原文地址:http://www.chinalowcarb.com/low-carb-diet-not-induce-diabetes/

关注微信公众号:『瘦龙健康』,及时获取最新低碳生酮相关的文章,公众号回复减肥,糖尿病,获取相关科普文章推荐。

瘦龙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