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前吃草,为什么突然开始吃肉?人类饮食进化史全揭秘…..

- - 阅 2,431

进化是个漫长、复杂的历史进程,为什么人类登上了顶峰?

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人类的进化究竟是渐变、还是突变

人类是否还在进化?这些问题仍是困扰当今很多科学家的难题。

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人与猿的基因有98%相同,2%的差异造成了人与猿的巨大差别。

其中,1%为语言,1%为抽象思维。

那么,究竟有哪些因素促进了人类的进化呢?

除了能够灵活适应第四纪不断变化的气候环境以外,饮食结构、制备和行为方式对进化起到了关键的重要作用。

想不想知道我们人类进化到现在都在吃些什么?

肉?各种植物?还是各种主食类食物?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人类饮食进化史

270万年前,人类主要吃草,早期生活在树林和草原中,它们有巨大的下颚可以咀嚼根茎类植物。

他们的消化系统,也可以将植物纤维转化为脂肪,用作关键的能量来源。

但是,这些古人类的大脑很小,在 120 万年前就灭绝了。

→环境变化(250 万年前)

地球在300 万年前发生了变化,森林减少,草地增加,能消化的植物性食物变得不那么容易获得了。

如果要在这些掠食者众多的草原上生存下来,最有营养的食物来源,就是这些掠食者的残骸。

一些原始人开始吃肉,肉类有维生素A和K、钙、钠和钾,以及铁、锌、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

除了热量,还有脂肪,这有利于更大大脑的进化,人脑一夜之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第一批狩猎采集者(180万年前)

开始吃肉后,人类开始进化成为了直立人。

他们开始进食其他捕食者留下的残羹剩饭,对于人类祖先来说,这是一种更安全、更有效的寻找肉类的方式。

随着大脑尺寸的增加,能量需求也随之增加,消化肉类所需的能量要低得多,消化系统的体积减小了。

有证据发现,直立人是最早制造壁炉、食用大量动物肉和骨髓以及照顾老人和弱者的早期人类。

→人类的胃(160 万年前)

人类进化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胃的进化方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为了消化更多动物性食物和更少的植物性食物,人类小肠的大小急剧增加,而结肠却缩小了。

而且胃里开始出现胃酸来消化肉类,对抗病原体。

胃酸度随着食源性病原体增加而增加,胃作为生态过滤器,是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灵长类动物进化的重要选择因素。

人类的胃酸PH为 1.5,酸度很高一个非常适合消化动物性食物和杀死病原体的环境)。

胃的酸度,是区分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的关键因素,高胃酸可以让人类吃肉,将肉的营养消化、吸收。

→不断发展的人类饮食(150000年前)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摄入的肉越来越多,早期人类变成了专业的猎人。

作为猎人,需要极其复杂的技能,例如能够熟悉环境、追踪动物以及与部落交流,这些技能在人类大脑的快速增长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可以说,动物性食物+复杂的思维=更大的大脑。

→驯化狗(15000年前)

随着进一步地进化,人类变得更像传统食肉动物。

有食物的时候,人类大吃大喝,没有食物的时候,开始禁食。

当然,困难时期,也可能会摄入可以好消化的植物。

这个时期人类还吸引了驯养犬的犬科动物,这些狗会以骨头和残渣为食。

与此同时,人类的肠道变得越来越像食肉动物的肠道,小肠在消化和吸收蛋白质和脂肪方面变得更好

在此期间,随着加工和消费肉类的能力增加,对咀嚼纤维植物的大臼齿的需求减少了,对大下巴肌肉的需求减少了,头骨变大了。

→重新引入植物(10000年前)

在大约 10000 年前,人类开始建立村庄和社区,随之而来的是农业。

农业使人类有能力定居,种植高粱、大麦、小麦、玉米和大米等谷物保证了丰富的食物供应,使农民的妻子能够快速连续生育——每2.5年生一个,而不是狩猎采集者每3.5年生一个。

进入农业社会后,随之而来的是人口爆炸;农民超过了觅食者,社区也变得越来越大。

农业革命后,人类更健康的吗?

人类学家一直在努力探讨一些问题,比如:农业是人类健康向前迈出的一步吗?

以色列怪才赫拉利,在他的著作《人类简史》中,这么说:农业革命是一场骗局。

人类放弃狩猎采集方式,而选择种植庄稼和饲养牲畜后,放弃了更健康的饮食和更强壮的身体,来换取安逸、安全的生活。

因为每天吃同样的驯化谷物,会导致早期农民蛀牙和牙周病,这在狩猎采集者中很少见。

当农民开始驯养动物时,这些牛、绵羊和山羊成为牛奶和肉类的来源,同时也是寄生虫和新传染病的来源,农民缺铁,发育迟缓,身材矮小

尽管人口数量增加,但饮食显然不如狩猎采集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健康。

所以,现在学者认为,农业的引入使我们的大脑萎缩。

因为200000年前,我们的大脑容量是 1500cc,大约在引入植物农业的同时,我们的大脑开始缩小到 1350cc,缩小的原因就是因为吃植物性食物。

这时候,很多素食者就不赞同了。

图源degrassi.fandom.com

素食主义者认为我们的牙齿看起来很像食草动物的牙齿,而不像食肉动物的牙齿。

但事实上,我们是从灵长类动物进化而来的,会始终保留一些与灵长类动物相似的特征(比如:牙齿),这些灵长类动物是食草动物,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人类也是。

人类需要必需氨基酸(来自蛋白质)和必需脂肪酸(来自脂肪),否则我们就会死亡。

人类并不是纯粹的食肉动物,因为人类是可以吸收利用植物中的营养来为身体供能,只是利用度大小的问题。

碳水化合物也不是必须的,因为我们可以通过肝脏自己制造(糖异生),人类可以在没有任何碳水化合物的情况下,过上长寿和无病的生活。

人类适合吃什么,取决于遗传

→乳糖耐受性

所有人都在婴儿时期消化母乳,但直到10000年前牛开始被驯化,断奶的儿童不再需要消化母乳,这时候体内就会停止制造将乳糖分解成单糖的乳糖酶。

图源artstation.com

人类开始放牧牛群后,消化牛奶变得非常容易。

而乳糖耐受性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牛群中独立进化,不依赖牛的群体,如中国人和泰国人、美国西南部的皮马印第安人和西非的班图人,乳糖不耐症的情况依然很常见。

→淀粉耐受性

人类在咀嚼淀粉类食物时,从淀粉类食物中提取糖分的能力各不相同,这取决于继承了多少特定基因。

传统上吃更多淀粉类食物的人群,如哈扎人,比西伯利亚的雅库特肉食者拥有更多消化淀粉的基因。

他们的唾液可以让食物到达胃部之前分解淀粉。

→其他饮食

印度耆那教徒以素食为主、因纽特人是肉类密集型饮食、马来西亚巴瑶人的重鱼饮食、印度沿海尼科巴群岛的诺赫曼尼人靠昆虫的蛋白质为生。

人类究竟应该吃什么?

现代农业的问题,并不在于所有植物都不好,而是精加工植物(小麦粉、玉米粉等)和种子油不好,我们更应该吃以肉类为基础的饮食。

很多研究发现,当土著群体放弃他们传统饮食,而转向西方饮食(高糖高碳水高脂肪饮食)时,他们就会患上疾病

左:吃传统饮食的因纽特人     右:吃加工食物的因纽特人

例如, 1950 年代,在中美洲的玛雅人中,糖尿病几乎是没有的,转向高糖的西方饮食后,糖尿病的发病率飙升

鄂温克驯鹿牧民和雅库特人等西伯利亚游牧民族以大量肉类为食,他们几乎没有心脏病。

到苏联解体后,许多人在城镇定居并开始食用市场售卖的加工食品。

如今居住在村庄的雅库特人约有一半超重,近三分之一患有高血压,吃市场加工食品的齐曼人比那些狩猎的人更容易患糖尿病。

关键的瘦龙说

说了这么多,其实没有绝对理想的人类饮食。

从人类进化史,我们可以看到肉的重要性,吃肉对大脑的进化至关重要。

吃营养密集的肉和骨髓,而不是猿类的低质量植物饮食,我们的直系祖先直立人才能为大脑进化提供能量(人脑在休息时需要20% 的能量;猿脑只需要8%)

然而,有很多人并不能经常就能吃上肉和骨髓,也有很多时候吃不上肉,除了在北极,因纽特人和其他族群传统上从海豹、独角鲸和鱼中获取高达99%的卡路里。

那么在没有肉的情况下,如何获得能量呢?

当肉类、水果或蜂蜜稀缺时,人类会吃“后备食物”。

比如哈扎人几乎70%的卡路里来自块茎类植物,刚果河流域的俾格米人吃山药,亚马逊的印第安人吃大蕉和木薯,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吃坚果草和菱角。

可以看到,肉类不充足的情况下,人类还是会摄入一些蔬菜、碳水。

作为人类的真正标志不是吃肉,而是适应许多栖息地的能力,以及能够结合许多不同的食物,来创造许多健康饮食的能力。

高糖、高精加工谷物,和植物油等加工食品,还是要尽量少吃。

减少点米面糖吧,多吃点好肉,好脂肪,好好给身体补充原生态的优质食物,减少胰岛素抵抗,炎症的风险。

身体才能更容易离现代疾病远远的。

公众号回复低碳生酮,获取更多的科普文章。

======进群、领取食谱,联系瘦龙=====

瘦龙每天都在公众号(瘦龙健康)这里发布文章,大家一定要关注哦。关注公众号后,请回复食谱二字,获取食谱。

长按图片扫码关注哦

如果你想进群,可以扫描下面的码哦。

3

原文地址:http://www.chinalowcarb.com/human-diet-history/

关注微信公众号:『瘦龙健康』,及时获取最新低碳生酮相关的文章,公众号回复减肥,糖尿病,获取相关科普文章推荐。

瘦龙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
  • 生酮饮食,怎么吃?
    - 阅 604

    多吃好的肉类、脂肪、蔬菜 少吃米面糖、加工食品 脂肪70%   蛋白质25%   碳水 5% 温馨提示: 生酮 […]

  • 山苦茶对减脂有帮助吗?
    - 阅 391

    近些年提到减脂,想必大家会想到大火的植物类天然物质。 比如,2020年,来自Cell的研究重磅发现,产自中国和 […]

  • 一日吃三餐的风险
    - 阅 739

    现在的人,不建议吃三餐了,一日三餐是工业革命以后流行起来的,实际上很多农村人,都是吃两餐。 1、频繁刺激血糖, […]